朱平安博士学术报告会
发布时间:2025-11-17   阅读:27

题目:微尺度流动机理和应用

时间:2025年11月17日 14:30-15:30

地点:JINNIAN金年会 F310会议室

邀请人:王京 副教授(智能制造与信息工程研究所)


报告人简介

1762841161919389.jpg

朱平安,香港城市大学机械工程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微尺度和表界面流动,包括微流控、液滴动力学、表界面浸润性、微纳机器人、仿生学等;近年来,通过将理论、实验、数值模拟相结合,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在Science, Nature Communications (x4), Matter, Newton (x2), Advanced Materials, Chemical Reviews等期刊发表论文60篇,于Springer Nature出版社合作撰写英文专著1部;曾获国际先进材料学会科学家奖、Micromachnies 杰出青年学者奖、TechConnect全球创新奖、香港青年科学家奖提名等多项荣誉和奖项;担任国际液体雾化与喷雾系统学会香港分会(ILASS-HK)秘书,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微流控系统学分会委员等。


报告摘要

报告聚焦微尺度流动机理及其在微纳制造与液滴操纵中的应用,旨在揭示微流控原理在复杂流体体系中的精准调控与功能化利用。首先,介绍基于封闭通道的“微流控软制造”技术的最新进展。该方法以可编程的微流控流体系统为软模板,在微观尺度上实现结构与组分的精确构筑,同时具备宏观尺度的可扩展性与低成本特征。基于此,可批量制备多种功能材料,如微粒、微纤维及多孔膜,广泛应用于能源转化、软体机器人和生物医学等领域。此外,报告将介绍基于开放空间微流控的液滴撞击研究,探讨通过液滴结构设计实现非接触式流体操纵的动力学机制。研究表明,中空液滴、核壳液滴及乳液液滴可通过调控内部流动与界面张力,实现液滴反弹的抑制、增强或可变切换;而高温液滴中的热毛细流动进一步揭示了气膜稳定与能量转化的新规律。这些研究有望为基于微流控的智能制造与多物理场调控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与技术路径。